林文才
(漳州市植保站 福建 漳州 363000)
提要:通过田间调查了解大棚西红柿各生育期病虫发生特点及对中微量元素需求特性,通过安排田间示范方式总结出一套以生育期为导向兼顾解决生理性病害的药肥组合管理植保技术方案。
关健词:大棚 ; 西红柿 ; 植保技术
近几年我省对秋冬季设施农业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极大调动农户规模种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漳州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发展大棚西红柿种植,目前秋季大棚西红柿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市云霄、诏安、华安、龙海、漳浦、长泰等市县,2014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大棚西红柿采收期长,采收次数多,对中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农事操作频率高,采摘时在植株上形成伤口,温室内又形成适宜病虫发生的独特小气候,导致缺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与病虫为害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与常规大田栽培较大管理差异,在制定西红柿植保管理技术方案时必须深入了解大棚设施栽培病虫发生特点及对中微量元素需求特性。作者以农户走访、田间调查等方式总结大棚西红柿各生育期病虫发生特点,并通过药肥组合配方示范提出一整套药肥组合管理植保技术方案。
1、育苗与苗期:
这一时期应以预防病毒病和根结线虫为重点,兼治立枯病、蚜虫、粉虱、斑潜蝇等,适当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
1.1病毒病:
表现为生长受阻,心叶向内扭曲皱缩、黄绿相间、植株矮化。气温偏高、苗势弱、锌硼缺元素等有利病毒病的发生。
1.2立枯病:
移栽后半个月内是主要发生时期,田间湿度大或土壤消毒不彻底容易发生。发病部位在茎基部与土表接触部位或茎基部往上2-3公分处。
1.3粉虱、蚜虫: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气候干旱,田间通常以黑色有翅蚜为主,有翅蚜具有迁移性及传毒特点;粉虱产卵部位在新叶叶背,成虫集中在叶背刺吸为害。
1.4综合防治措施:
(1)、移栽前5-7天用6.25%精甲.咯菌腈(亮盾)3000倍+25%噻虫秦(激增)2000倍或22%高效氯氟氰菊脂.噻虫嗪(阿立卡)3000倍灌根处理;(2)、移栽后5-7天喷施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爱增美)1500倍+硼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微补花力、花能壮)1000倍+2%宁南霉素150倍
1.5综合防治措施对病毒病防效调查:
2014年在华安县沙建镇上樟村大棚西红柿基地推广以上综合防治措施方案,
2、营养生长期:这一时期应以防治线虫与预防青枯病为重点,兼治蓟马、斑潜蝇等虫害,根部冲施枯草芽胞杆菌肥与含海澡酸有机水溶肥防病促生根。
2.1青枯病:
苗期症状不明显,多数到营养生长后期与开花期才开始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中午表现萎蔫,早晚恢复正常,植株叶片仍为青绿色,但茎杆中下部皮层较为粗糙,有时会长出不定根,横切病茎后用手挤压切口,有乳白色粘液溢出,病株根系正常,维管束变褐,酸性土壤条件下发病重。
2.2根结线虫:
根部症状表现为侧根增加,根部周围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瘤状物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外表有时会龟裂;地上部表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小,新老叶片均匀黄化,偏酸性土壤发病较重。选用无病土育苗及覆膜高温闷棚等农业措施对移栽后线虫防控能起很大作用。
2.3综合防治措施:
(1)、土壤调酸:整畦前施用糖醇钙镁土壤调理肥(择土、溉茂);(2)、根部周围土壤处理配方:1%阿维菌素+含海澡素有机水溶肥料(挪威海澡肥、万果乐)+1000亿单位枯草芽胞杆菌(仓美),阿维菌素要选用根部处理专用的水剂或颗粒剂型,亩用量2-3公斤,与有机水溶肥和枯草芽胞杆菌一并浇施在植株根系周围土壤;(3)、叶面喷施配方:25%嘧菌脂(阿米西达)1500倍+50%灭蝇胺3000倍+10%啶虫脒1500倍。
3、开花至三层果:
这一时期重点防治早疫病、灰霉病与夜蛾类害虫(棉蛉虫、甜菜夜蛾等),兼治粉虱、潜叶蝇、螨类等。
3.1灰霉病:
低温高湿条件下适宜发病,该病先从花序侵染,后为害果实、茎秆,叶部染病呈“V”形病斑。种植密度、通风时间、光照强度等也会影响病害发生程度。
3.2早疫病:该病侵染快、潜育期短,适温高湿利于发病。
3.3夜蛾类害虫:
主要有甜菜夜蛾与棉蛉虫,甜菜夜蛾为害心叶,通常吐丝将心叶包起来躲藏为害,棉蛉虫主要为害果实。夜蛾类害虫关健掌握在低龄期防治,注意不同成分农药合理轮换使用。
3.4综合防治措施:
(1)、用手持小喷雾器对准花器点喷2.5%咯菌腈(适乐时)750倍预防灰霉病,前期这三批花都要结合调节剂“点花”预防;(2)、叶面喷施:56%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1500倍+5%虱螨脲(美除)1000倍+5%阿维菌素(捷戈)2000倍;50%异菌脲(怪客)2500倍+10%苯醚甲环唑1000倍+5.7%甲维盐(银锐)1500倍。
4、挂果中后期:
这一时期最容易发生钙镁缺失引发的生理性病害,遇低温天气也会有缺磷现象,病害以晚疫病和叶霉病为主,夜蛾类害虫、斑潜蝇与蓟马等也会不同程度发生。
4.1钙镁等中量元素补充:
进入采果期后,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消耗养分,在镁养分供应不足情况下,镁元素转移到新生组织导致植株老叶提早黄化早衰;西红柿果实对钙元素需求量大,后期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土壤中缺钙或根系对钙元素吸收受阻容易引发脐腐病、裂果、果实大小不均匀、产量下降等现象。
4.2叶霉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低温高湿特别是湿度过大利于该病流行,种植过密与重茬也有利于该病发生。
4.3晚疫病:
温差大、雨天多、光照弱、低温高湿利于该病发生流行。
4.4综合防治措施:
(1)、土壤及时补充容易被根部吸收的钙镁中微量元素肥料,如中量元素水溶肥(微补倍力);
(2)、叶面喷施:有机水溶肥料(美加富)750倍+32.5%嘧菌脂.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1500倍;中量元素水溶肥(果滋润)+68%精甲.锰锌(金雷)600倍+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3750倍。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