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农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4-10 10:32:55;来源:秘书处
一、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在省农学会,宁德市农业局、科协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宁德市农学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学会作为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及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和科普活动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学会组织建设。2016年10月24日,本学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省农学会会长马国林等领导莅临会议指导,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示范推广工作。2016年,学会会员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交流,有16人次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25篇,会员结合技术职称的评审和晋升的要求,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累计有58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的科技刊物上。同时,会员们还主持或参与实施农业科技研发或示范推广项目多项。
(三)开展脐橙果品鉴评暨学术研讨。2016年12月9日,协同省农学会在寿宁县开展锌橙果品鉴评活动,省农学会秘书长高福生等专家亲临活动现场指导;12月17日,本学会举办宁德市首届脐橙果品鉴评暨学术研讨会,邀请省农业厅、农林大、农科院和三明市农业局等4个单位5位著名果树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审专家对各地选送的34个样品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优质奖6名。
(三)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活动。2016年,学会积极协助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宁德综合试验站开展科技培训工作,邀请区外专家教授20人次到蕉城、霞浦、福安等龙眼荔枝主产区做学术报告和科技讲座,共举办讲座6场,参加人员260人次,深受果农欢迎。学会还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3期,接受培训对象330人次。
(三)参与开展“千师下千村帮万户活动”。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组织会员开展下村挂户指导服务。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技术人员与农户对接后形成稳定的挂钩服务机制,从而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还参与开展“下基层抓服务促发展”活动,深入乡镇、村、农业企业和农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服务工作,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据统计,会员参与现场解答政策、技术难题200多个,共同探讨制定经济发展思路18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4万多份。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会继续按照学会的服务宗旨,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等活动,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学会应有的力量。
(一)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活动,活跃学术思想,推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我市农业科学技术上新水平。计划举办1-2场学术研讨活动。
(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我市农业劳动者素质。计划联合举办大型科技下乡活动1场、技能培训班2期。
(三)开展农业科技考察活动,传播和提供科学技术信息,促进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企业科技创新。计划组织会员外出考察1次。
(四)向党和政府反映农业科技工作者呼声、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农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主要问题:一是学会服务内容十分有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学会活动经费紧张,很多健康有益的活动只有设想而不敢付诸行动;三是由于体制或认识问题,学会的职能尚未完全发挥或没办法发挥。
(二)两点建议:一是协助组建完善县一级农学会,形成省、市、县三级功能健全、宗旨明确、学术活跃的社团机构,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等活动;二是协助破解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融资难等问题,强化上下对接,传播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企业科技创新。
宁德市农学会
2017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