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新闻资讯

立体农业分会2016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7-04-10 10:45:27;来源:秘书处

     2016年,我省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立体农业分会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紧紧围绕我省关于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及科技扶贫的战略部署,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学会服务质量和水平,搭建会员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召开学术会议,促进会员交流

12016927,由省农科院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协学会部主办,立体农业分会与相关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在院农业高新技术大楼306会议室召开。来自省农科院生态所、土肥所、农业工程所、食用菌所、生物资源所、农经所等单位6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了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集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及现状分析、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及其对策建议、集约化养殖场粪污处理及其循环利用,农田面源污染防控及其生态修复技术、新型生物农药、肥料的创制及其应用、循环农业新技术、新设备创新与应用、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及其开发、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及其案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39篇。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予以表彰。会上有8位青年专家、学者做了学术报告,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与科研进展,并提出了所从事领域的未来研究计划与具体方向。参会代表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学习。

22016117,福建省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承办了“生态农业经济区与美丽乡村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福建省农村发展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及我院农经所、生态所、土肥所的6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既是立体农业分会开展的一次会员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同时也是第十六届省科协年会的分会场活动。来自福建省农村发展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及我院农经所、生态所的8名专家,围绕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农民增收等研究领域,做了交流。 此次会议得到了院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共征集到相关论文50余篇。经过专家组评选,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7篇。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参会的会员起到了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作用,增进了各研究所之间的交流,加深了产学研结合。对于丰富我省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32位会员参加了在宁化举行的省农学会2016年年会。

二、创新服务理念,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本会利用专家优势,承担完成的现代农业规划编制任务,不仅体现了立体农业分会在服务全省农村经济工作大局的作为,也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1、积极为地方“十三五” 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承担《漳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完成规划任务,通过漳州市政府工作会议审议,颁布实施。承担的《晋江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为晋江市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提供规划指引;承担的《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发展研究》,已经完成初稿。承担《周宁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完成规划任务,顺利通过评审,并颁布实施。承担《福建省建宁县建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任务,通过专家评审。承担《莆田市涵江区现代农业十年发展规划》,完成项目的编制工作。

2、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战略决策服务

翁伯琦会长在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调研内参》(2016年第8期)刊发了题为《推进福建省农业主导型乡镇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及若干对策》的文章,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承担《建瓯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会员加班加点撰写完成实施方案,最终入围福建省4个创建示范区之一,并报农业部组织实施。为厦门市同安区提供都市农业发展方面的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负责编制《厦门市同安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报告》。承担《厦门市生猪养殖空间布局与污染防治规划》的修编任务,规划通过厦门市政府常务会会议审核,正式实施。承担《莆田南日岛现代观光农业规划》编制工作。承担《福州市农业产业化联合研究报告》编制,提交福州“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开展调查研究,参与政策制定

20161212日,翁伯琦会长率相关会员专家,赴浦城开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调研。分组考察了奥格生物、三香农业、仙芝科技、浦之玉米业、旭禾米业、永鑫竹业、木樨园食品、兴隆达竹木、玉树林生物质等农业企业,调研莲塘山桥晓禾现代农业设施、方远光伏农业2个项目,仙阳旱田油茶示范、官路薏米种植、枫溪高山生态种养、临江中华桂花种植等4个基地。   对浦城县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建议:结合国家出台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可持续农业、农村三产融合、生态循环农业等政策,实施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业发展平台、提升农产品品牌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工程,从生产观念向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理念转变,从传统一产向三产融合转变,全面提升浦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三、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1、深入基层务实帮扶

林戎斌会员作为援助宁夏的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克服黄土高原海拔高、空气干燥、冬季严寒等条件,将刚满月的小孩交给年老多病的父母照顾,奔赴宁夏彭阳,一待就是几个月,吃住在乡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高温期死菇、绿霉较多等情况和问题。他协助彭阳科技服务中心规划宁夏六盘山食用菌研究中心建设,并筹措资金援助建设了日灭菌10000袋(瓶)的设备等,使菌种污染率降低到1%以下,彭阳县达到年产200万瓶食用菌菌种的能力,优质食用菌菌种不但提供彭阳本地,还提供给周边县市。争取省区市县经费1000多万元,建成了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20169月,会员刘旭锟到宁德市周宁县驻村一年,开展科技服务。

2、探讨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会员承担福建省委重点课题《继续推进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子课题“农业科技扶贫专题调研”工作。经多次深入开展扶贫调研,完成专题调研报告。会员周江梅向省政协提交“关于我省山区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的提案。10个会员参与了由谢华安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学报咨询评议项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实现苏区精准扶贫》,探讨苏区精准扶贫模式。

 

                          

                            201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