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玉米产量在我市大部分的乡村都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高产量。部分农户感觉收成跟种子的关系不大。每亩种子投入由80元、65元、60元、35元,以及全市旱作农业高产补助的郑单958。2014年,为了更好地挑选出适宜我市玉米主推品种,我们对全市种植面积前十位的玉米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中我们发现,常年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在全市种植前10个品种产量表现郑单958:亩产629公斤,占试验品种产量的第7位;先玉335:亩产673公斤,占试验品种产量的第6位。除了部分山区的玉米因为干旱而减产以外,大部分玉米表现高产的原因与2014年我市的天气有关。这里有个记载: 6、6日—6、11日出苗,温度20-34°,多云天气为主;6、12—7、6日,出苗—拔节,温度20-30°,9个晴天,其余多云天气为主;7、7日—8、10日,拔节—抽穗,温度22-34°,14个晴天,多云天气较多,偶有下雨;8、11—9、24日,灌浆收获,12个晴天,温度17-29°,9、8日—15日阴雨天气较多,温度下降,16-26°,其余多云天气。从记载中不难发现,玉米生长的几个关键时期,天气情况良好;授粉良好、灌浆时间长,这都为有着良好水浇条件的地块的产量打下了坚实的增产基础。
玉米种植户需要:根据地力及耕作条件挑选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结合品种品性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采用晚收技术。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