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推广

桃树采收后的管理技术

时间:2017-09-06 14:22:45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肥水管理

   通过地下肥水管理,使树体迅速吸收和补充营养,方法是桃采收后,及时追施一次速效化肥,初果期树每株施用尿素0.25公斤,成龄树每株施用尿素0.5公斤。一定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防止枝条徒长,影响花芽分化。7月压一次绿肥。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7月用0.3%0.5%尿素溶液,89月用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间隔15天。910月结合深翻扩埯施一次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三元复合肥为辅。初果期树每株施用有机肥50100公斤,三元复合肥0.51公斤,成龄树每株施用有机肥100200公斤,三元复合肥12公斤。施肥方法用环状沟或放射状沟均可,施肥深度3050厘米。

 

 桃采收后

 

   一般雨水较多,可不必浇水,若干旱时间太长,可酌情浇水补墒,雨季要排水防涝、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一次。

 

   适时修剪

 

   通过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形成良好花芽。首先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劈折枝、重叠枝、细弱枝,改善光照条件。对直立骨干枝软化开角,缓和树势。对背上直立徒长枝,有生长空间的软化或扭梢,控制其生长势,培养成结果枝组,扩大结果面积,无生长空间的疏除。对结果后下垂的衰弱枝条,可以适当回缩,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其更新复壮。对长果枝可以适当短截,培养成紧凑的结果枝组。9月底对未封顶的新梢摘心一次,促进组织生长充实。

 

   化学调控

 

   对生长过旺的树,可以树冠喷施多效唑,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方法是待新梢长度达到30厘米且要抽生二次枝时,树冠喷布15%的多效唑300500倍液12次。

 

   防治病虫害

 

   桃采收后的主要病虫害是细菌性穿孔病、蚜虫、潜叶蛾、红蜘蛛等,要适时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从6月上旬开始,叶面喷施硫酸锌石灰液,配比为硫酸锌:生石灰:水=0.52120,每151次,共45次;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粉剂3000倍液或25%的蚜虱速克乳油2000倍液防治;潜叶蛾可用25%的灭幼脲31000倍液进行防治;红蜘蛛可用20%的螨死净悬浮剂3000倍液或1.8%的齐螨素乳油4000倍液,或30%的蛾螨灵2000倍液防治。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