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推广

水稻栽培新技术-“粒粒饱”稻麦增产技术

时间:2017-08-28 14:32:14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特点特性:粒粒饱(LS200180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二元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应用于稻麦直观效应显著,作用效果稳定,尤其适用于缺肥、缺水或秋寒与高温诱发的早衰稻田、寒路风引起的“卡颈”稻田,以及干热风诱发的早衰麦田。适用于所有水稻品种或组合,对大穗型杂交稻效果更佳。其特点:一是抽穗整齐、开花集中、成熟早;二是保根护叶、抗逆防衰、转色好;三是增(实)粒增重、增加产量、效益高。因此,粒粒饱既可作常规措施应用,也可作应急措施应用。粒粒饱有提高稻麦品质的作用。使用粒粒饱,提高水稻出米率与精米率,降低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改善适口性。

 

使用技术要点:在稻麦始穗期使用,宁迟勿早,每亩施用一包25克“粒粒饱”可湿性粉剂,用水量3040公斤(宁多勿少)均匀喷施。可以与酸性农药同时施用,忌与碱性农药混用,施用后3小时下雨不需重喷。

 

 

产量表现:据农业部农药检验所布置的全国联合试验,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多年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稻麦应用粒粒饱可以提高千粒重0.51.0,提高结实率68个百分点,增产810%。粒粒饱可提高麦子粗蛋白与面筋含量。

 

推广情况:这项技术在我国试用多年,在粤、湘、鄂、赣、浙、苏、皖、辽、吉、黑等省有千万亩以上的应用面积,深得农民欢迎。这项技术也先后引用到印度、印尼、缅甸及越南等国示范,反映良好。

 

2010102916042796.jpg

 

 

 

 

 

 

 

技术持有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联系人:陶龙兴 

电话:0571-63370358 

E-maillxtao@mail.hz.zj.cn

通信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

邮政编码:310006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